2025 年,北京的智源大会见证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具身智能领域的未来蓝图徐徐展开。智源研究院的重磅发布,RoboBrain 2.0 和 RoboOS 2.0,以及“悟界”系列大模型的推出,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星辰,照亮了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新道路。这场变革并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范式转移,预示着机器智能将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未来,机器不再是孤立的算法,而是拥有感知、思考、行动能力的“具身”智能体。它们将能够理解复杂环境,执行精细操作,并与人类进行更自然的互动。 这场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对“通用具身大脑” RoboBrain 2.0 的构建。 32B 版本的 RoboBrain 2.0 凭借在时空认知能力上的突破,在多项权威具身智能基准上全面刷新纪录,并成功超越了GPT-4o。
具身智能的“大脑”与“骨骼”
RoboBrain 2.0 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多模态信息的深度整合和对复杂任务的分解能力。它不仅仅是参数的堆叠,更是融合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信息,构建了对真实世界的全面认知。通过分阶段训练策略,RoboBrain 2.0 具备了卓越的时空推理与决策能力,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够规划、执行和优化复杂的任务流程。与传统语言模型不同的是,RoboBrain 2.0 具备深度思考能力与闭环反馈机制,前者能够将复杂任务分解为更小的子任务,提高执行效率和准确率。例如,在家庭服务场景中,RoboBrain 2.0 不仅可以识别散落在地面的物品,还可以根据物品的类型和位置,规划最佳的捡拾路径,并最终将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这种“思考-行动-反馈-优化”的循环,使得机器人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而 RoboOS 2.0 则扮演着“骨骼”的角色,为 RoboBrain 2.0 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支持无服务器一站式轻量化机器人本体部署的开源框架,RoboOS 2.0 大幅简化了机器人本体的部署流程,降低了开发门槛,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参与到具身智能的创新中。RoboOS 2.0 的发布,标志着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加速。单机版产品线以及 RoboSkill 技能商店的推出,则进一步丰富了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制造业中,RoboOS 2.0 可以帮助机器人快速部署和调试,完成诸如装配、质检等任务。在医疗领域,RoboOS 2.0 可以应用于手术机器人,辅助医生完成高精度手术。
开放生态与协作时代的到来
此次发布的核心是开源策略。智源研究院全面开源了 RoboBrain 2.0 及 RoboOS 2.0 的框架代码、模型权重、数据集与评测基准。这种开放的姿态,旨在加速具身智能研究和产业应用的发展,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到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
开放生态的构建,不仅能够汇聚全球的智慧,加速技术迭代,而且能够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激发更多创新。 这也预示着未来机器人集群协作的无限可能。 跨本体大小脑协同框架的设计,则为多机器人协作提供了技术基础,成功刷新了跨本体多机协作技术。 例如,多个机器人可以协同完成复杂的搬运任务,构建大型建筑,或者协同探索未知环境。 这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扩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为应对重大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智源研究院已经与全球20多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落地。 这种开放合作的模式,将有助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迭代和创新。
赋能物理世界的“悟界”
“悟界”系列大模型的发布,进一步增强了 RoboBrain 2.0 的能力。 通过对物理世界的深入理解,机器人可以更好地感知环境、规划行动,并与人类进行更自然的交互。例如,在智能家居环境中,“悟界”模型可以帮助机器人理解不同物品的功能,从而完成诸如整理房间、准备餐点等任务。这些模型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将赋予机器人更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让它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这种深度的语义理解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加智能地与人类互动,完成各种复杂任务,最终推动具身智能的广泛应用。
未来已来,具身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想象,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从工业制造到医疗健康,从智能家居到服务机器人,具身智能将无处不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由 RoboBrain 2.0 和 RoboOS 2.0 引领的变革,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开启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美好的未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