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追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挑战,它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和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科学、技术和创新(STI)并非仅仅是进步的工具,更是实现2030年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根本催化剂。预见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科技与政策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

夯实科技基础,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即将于2025年5月7日至8日举行的第十届可持续发展目标科学、技术和创新多方利益攸关者论坛,标志着弥合前沿知识与有效政策实施之间差距的十年努力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论坛由经社理事会主席主持,建立在以往STI论坛和技术促进机制的经验基础上,旨在加强前沿科学与全球目标的协调一致性。论坛不仅仅是一个聚会,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生态系统,旨在促进科学家、创新者、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多方合作的桥梁。这种对协作的重视至关重要,因为实施2030年议程及其相互关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需要政策连贯性和整体方法。借鉴互联网治理论坛(IGF)等模式,论坛正在积极推广网络和配对活动,确保STI论坛在未来几年内发挥累积效应,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未来契约”引领,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

从近期的讨论和筹备材料中可以看出,“未来契约”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这项契约是一个及时的框架,旨在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STI论坛明确地将自己定位为促进这项契约实施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非洲等地区,各方正在重申合作关系,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在所有涌现的技术中,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焦点。围绕2025年STI论坛,一系列的分会和研究都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来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论坛正在制定一个框架,详细说明人工智能在实现每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并确定其负责任和有效使用的最佳实践。讨论的重点是使人工智能具有可访问性、包容性,并且对所有人都有益,同时解决对有效数据治理框架的需求,以支持其开发和部署。随着人工智能能力的提高,对多样化和高质量数据的需求也在激增,因此需要仔细考虑伦理影响和公平访问。仅仅“应用”人工智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和虚拟世界如何重塑产业并推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相关的方面。人工智能作为重塑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的强大催化剂的潜力已经显现,而论坛的目标是释放这种潜力。这种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不是孤立的,它与关于数字包容性和弥合性别数字鸿沟的更广泛讨论交织在一起,正如“未来契约”所呼吁的那样。

文化与企业双驱动,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了人工智能,论坛还认识到更广泛地看待科学、技术和创新的重要性。需要考虑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其核心业务运营和部门间的联系。论坛还认识到文化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中的关键作用,并就如何在未来的自愿国别审查(VNRs)中发展实施提出建议。2025年7月的高级别政治论坛(HLPF)将是一个关键的试金石,STI论坛将提供必要的投入以支持其审议。回顾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展望交付可持续、有韧性和创新的解决方案,论坛旨在建立在过去的成功基础上,并解决持续存在的挑战。在“未来契约”中重振科学、技术和创新承诺,以及在加强科学对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的贡献方面汲取十年经验,使得未来五年成为加速行动的关键时期。论坛联合主席的总结强调,需要采取累积方法,建立在之前的讨论基础上,并为科学、技术和创新在实现所有人可持续未来中的作用制定长期愿景。企业不仅要关注利润,更要将其核心业务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结合,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在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贡献。同时,文化的多样性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动力。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为解决本地挑战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从而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不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需要科技赋能、文化驱动、企业践行的综合性蓝图。通过STI论坛这样的平台,我们能够汇聚全球智慧,促进跨界合作,最终实现一个更加公正、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