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作为中国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AI芯片的创新与产业化尤为关键。江苏省苏州市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积极抢占AI芯片赛道,通过政策引导、资本注入及创新生态建设,逐步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和未来产业高地。
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AI芯片产业发展,近期向社会公开征求《苏州市加快发展AI芯片产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彰显政策层面对该领域的支持决心。相关政策不仅争取多级资金资源,充分体现了财政资金和政策利好相结合的策略,还强调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助推本地AI芯片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过程。此外,苏州市还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如设立专项资金、引才引智激励机制,完善产业链布局,增强产业竞争力。2025年即将举办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更提出了建设“百模千景万算”智能城市的宏伟目标,展示了苏州市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烈愿景。
在资本层面,苏州同样展现出强劲的推动力。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设立包括24支天使子基金在内的天使母基金,涉及基金总规模超过60亿元。这些基金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充当了招商引智的“先锋队”。不仅如此,苏州最新成立了规模20亿元的产业专项母基金,专注于新型能源和智能座驾产业,初步形成了涵盖多个领域的产业基金矩阵。全市范围内,180亿元规模的“超级母基金”通过优质的资源整合与资金配置,显著提升了资金吸纳能力和社会资本的引导能力,实现了政府引导基金之间的高度协同。2024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又集中签约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高达408亿元,苏州贡献突出,有力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
资金以外,苏州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和产业链协同方面同样成绩显著。工业园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纳米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加快推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2024年春季上线的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及其大模型DeepSeek项目,提升了公共技术基础设施,强化了算力保障和AI模型的应用能力,成为支撑数字产业化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苏州频繁举办行业交流和对接活动,比如2025年“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不仅促进了产业上下游的需求匹配,还助力初创企业成长与技术成果转化。政府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的联动,有效推动了先进制造业、AI芯片及关联产业的资金流向,加深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增强了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总体来看,苏州市通过政策驱动、资本整合及生态体系构建,有效打造了以人工智能芯片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高地。未来,随着“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资金链条完善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苏州有望在国内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区域经济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其他地区推动高质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苏州的实践充分展现了地方政府与市场力量相互促进、集聚赋能的范例,推动AI芯片产业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成为未来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