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占科技制高点,赋能新质生产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科技创新高地,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近期,上海科技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新质生产力展开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聚焦前沿领域,突破“卡脖子”难题
上海科技界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作为重点攻关方向。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正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AI技术在医疗、金融、智能制造等行业的深度融合。生物医药方面,上海张江科学城已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多个原创性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集成电路产业则依托中芯国际、华虹等龙头企业,加速先进制程研发,力争在半导体材料、设备等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新能源领域,上海聚焦氢能、储能技术,打造“光伏+储能+智能电网”的清洁能源体系。
此外,上海还特别注重基础研究的投入,依托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大科学设施,为原始创新提供支撑。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鼓励科学家勇闯“无人区”,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瓶颈。
优化创新生态,激发科研活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人才支撑。上海正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攻关。例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与华为、商汤科技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同时,上海还推出“科创板”上市绿色通道,帮助科技型企业快速融资,形成“研发-孵化-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在人才政策方面,上海实施“浦江人才计划”“超级博士后计划”等,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青年才俊。通过放宽永久居留条件、提供高额科研启动资金、优化子女教育配套等措施,打造国际化、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此外,上海还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让真正有能力的团队脱颖而出,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
科技赋能产业,打造国际竞争力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正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升级,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上汽集团联合宁德时代、蔚来等企业,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商飞依托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带动长三角地区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集群。
同时,上海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元宇宙、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未来产业。临港新片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赛道,打造“东方硅谷”。通过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还与苏浙皖协同布局产业链,形成区域联动效应,提升国际竞争力。
结语
上海科技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聚焦前沿技术、优化创新生态、赋能产业升级,上海正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未来,上海将继续发挥龙头作用,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