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的浪潮席卷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构筑了一座充满未知挑战的巨大迷宫。尤其在深度伪造技术快速进化的背景下,金融安全、信息安全乃至整个社会信任体系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不仅是单一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中国正积极探索AI治理的新路径,并在国际舞台上分享其经验,为全球AI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它利用AI算法生成逼真的虚假图像、音频和视频,这些伪造内容可以被用于恶意目的,例如欺诈、诽谤和政治操控。金融领域首当其冲,遭受着来自深度伪造技术的严重威胁。例如,东南亚某银行在人脸验证中遭遇的深度伪造攻击率曾一度高达10%,这意味着每100次验证中就有10次是虚假的。如此高的攻击率,无疑给金融系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但幸运的是,通过像蚂蚁数科这样的技术公司提供的先进技术支持,这家银行的深度伪造攻击率已成功降低至4%,并且识别准确率高达99.9%。这充分表明,通过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手段,深度伪造带来的威胁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这项成就不仅保护了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也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在AI治理方面的探索,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体现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上。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中国AI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份规划不仅为中国AI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提供了指导。为了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中国采取了“双轨战略”,一方面鼓励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在AI领域进行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加强伦理规范和法律监管,确保AI技术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不会对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这种平衡的策略体现了中国对AI发展的深刻理解,即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必须并驾齐驱。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AI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平台上分享经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AI治理体系。例如,近期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全球AI for Good峰会上,蚂蚁集团技术战略与发展部副总经理彭晋受邀分享了中国在金融场景中对抗深度伪造的技术成果,并介绍了蚂蚁数科为东南亚银行提供的安全解决方案。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在AI安全治理方面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全球AI治理共识的决心。中国提出的“AI向善”理念,更是为全球AI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强调人工智能应该服务于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国还注重多元治理和敏捷治理,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共同应对AI带来的挑战。正如一些观察者所指出的,中国正在构建法律、伦理等多维度治理机制,以应对AI带来的复杂问题。这种多元治理的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应对AI带来的挑战。政府负责制定政策法规,企业负责技术创新,学术界负责研究和评估,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和讨论。这种开放、包容的治理模式,能够确保AI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中国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框架下积极参与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并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构建全球共识贡献力量。这体现了中国对全球AI治理的责任和担当,也为全球AI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AI治理模式。美国也在加强对AI技术的监管,例如,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发布政策备忘录,要求各联邦机构设立首席人工智能官。然而,不同国家在AI治理方面的理念和侧重点可能存在差异。中国提出的“AI向善”理念,强调人工智能应该服务于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为全球AI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度伪造只是AI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风险和挑战也将不断涌现。中国在AI治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为自身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全球AI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技术创新、顶层设计、国际合作和多元治理,中国正在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国情,又能够为全球AI治理做出贡献的道路。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AI治理,在伦理规范、法律监管、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完善,为构建一个安全、可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贡献力量。这不仅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全球共同的使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