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雷,潜伏于水下的幽灵,持续威胁着全球海洋安全,限制着航运自由。传统的水雷反制(MCM)方式往往缓慢、危险且资源密集,需要专门的猎雷舰和训练有素的人员。随着水下威胁的演变,先进技术正在重塑着这一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便是雷神公司(Raytheon),一家RTX业务部门,所研发的Barracuda水雷中和系统。该系统以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为核心,代表了MCM领域的一场革命。近期,特别是2024年7月、2024年10月和2025年7月的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该系统的性能,使其离实际部署更近一步,预示着水雷战未来的变革。
未来的海洋战场将由智能、自主系统主导,而Barracuda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首先,Barracuda系统的核心在于高度的自主性。 早期测试在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卡德罗克分部(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 Carderock Division)的受控环境下进行,主要侧重于流体动力稳定性和航行器在不同海况和洋流下的定位能力。2024年10月完成的这些测试,对于验证Barracuda的基本控制机制至关重要。然而,真正的突破发生在最近在纳拉甘西特湾(Narragansett Bay)进行的开放水域演示中。Barracuda首次成功执行了无人连接的半自主作业,展示了它在水下独立导航、通信、探测和识别目标的能力。2025年7月反复进行的这一里程碑,标志着该系统相比之前的迭代版本,迈出了重要一步。雷神公司海军力量总裁芭芭拉·博尔戈诺维(Barbara Borgonovi)强调了这些测试的重要性,称它们代表了“在推进水雷反制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Barracuda重约26磅,长48英寸,由四个小型喷水推进器提供动力,实现了精确的机动和高效的操作。
其次,Barracuda系统并非孤军奋战,而是与雷神公司的AN/AQS-20C猎雷声呐协同作战,构成一个协同的探测和中和系统。AN/AQS-20C充当了“眼睛”的角色,识别潜在水雷,而Barracuda则充当“双手”,在操作员授权后,自主重新捕获并摧毁已识别的目标。这种分工简化了MCM流程,降低了人员风险,并提高了作战效率。该系统独立探测、跟踪并保持对目标的定位能力,这一点在多次测试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种自主目标捕获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持续人为干预的需求,使操作员能够专注于更广泛的战略目标。此外,Barracuda被设计成可消耗的,这意味着它在摧毁水雷后无需回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作战灵活性并降低了后勤复杂性。这种可消耗的设计也体现了对于未来水雷战的深刻理解,即在复杂环境中快速、有效地清除威胁是首要目标。
最后,Barracuda系统的发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更广泛的技术和战略背景紧密相连。2018年4月,雷神公司获得了830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该系统的设计、测试和部署,这凸显了美国海军对先进MCM技术的投资承诺。Barracuda被设想为濒海战斗舰(LCS)水雷反制任务包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保护海军资产和确保安全通过争议水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能力。该系统还在海军联盟的海空航天研讨会上展出,展示了其成熟度和集成到舰队行动中的准备情况。除了核心功能外,Barracuda的概念与国防部门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的更广泛趋势保持一致。部署自主车辆执行如水雷中和等危险任务,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还为其他关键任务释放了宝贵的人力资源。Barracuda的持续开发和测试,以及AQS-20C等声呐技术的进步,代表着对海军作战未来的重大投资,也是对水下水雷威胁演变的积极回应。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主技术的持续进步,Barracuda及其未来的迭代版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威胁、更有效地执行任务,并最终提升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这种对技术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将确保美国海军在应对未来水下威胁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