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紧迫的全球气候目标,世界各国正积极探索各种脱碳路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凭借其在减少工业排放方面的巨大潜力,已然成为工业脱碳战略中的关键支柱。从最初的试验性试点项目到如今的商业化探索,CCUS正经历着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快速转变。然而,大规模部署CCUS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技术创新、跨行业合作、政策支持以及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像PreScouter这样的咨询公司正在积极推动CCUS的发展,通过深入分析、组织研讨会和促进合作,努力“解锁CCUS的潜力”,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贡献力量。

CCUS并非一项单一技术,而是一整套涵盖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的复杂系统。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成本仍然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成本,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例如开发更高效、更经济的捕获方法。这包括改进现有技术,如化学吸收、物理吸附和膜分离,以及探索新兴技术,如生物捕获和直接空气捕获。不同工业领域的捕获技术也存在差异,例如电力行业、水泥行业和钢铁行业所需的捕获技术各有侧重。这意味着需要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开发定制化的捕获解决方案。除了捕获技术本身,CCUS系统的集成和优化也至关重要。这包括对捕获、利用和封存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评估,以实现最佳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例如,将捕获的二氧化碳用于增强石油采收率(EOR),或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和材料,可以增加项目的经济回报,并减少对长期封存的依赖。成功的CCUS项目案例,如加拿大的SaskPower Boundary Dam项目、Shell Quest项目和Weyburn-Midale CO2-EOR项目,都证明了集成系统的可行性。此外,针对特定行业的CCUS应用也在积极探索,例如在采矿业中,CO2-ECMM(二氧化碳增强煤矿)和尾矿矿物碳化等技术展现出潜力。对CCUS长期稳定性和二氧化碳储存风险的评估,也是技术层面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这包括对地质封存的长期安全性进行严格的评估,以及对潜在泄漏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

CCUS的商业化部署需要一个广泛的生态系统,协同合作是成功的关键。这不仅包括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合作,更需要国家间的合作与知识共享。国际合作可以促进资金投入、法规协调和能力建设,从而加速CCUS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例如,通过国际伙伴关系和协议,可以为CCUS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统一监管标准,并提升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跨行业合作也至关重要。CCUS正日益与蓝氢和低碳液化天然气(LNG)相结合,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低碳能源解决方案。将CCUS技术应用于氢气生产,可以减少氢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从而实现低碳氢的生产。类似的,将CCUS技术应用于LNG生产,可以降低LNG的碳足迹,满足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政策支持在推动CCUS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例如税收抵免和碳定价机制。税收抵免可以降低CCUS项目的投资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吸引力。碳定价机制则可以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从而推动CCUS技术的应用。政策制定者需要制定稳定、可预测的政策框架,为CCUS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提供保障。PreScouter举办的“解锁CCUS:技术、合作与商业化准备”网络研讨会,正是为了汇集学术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CCUS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寻找创新的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知识共享,加速技术创新,并推动CCUS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CCUS的商业化前景依然广阔。预计到2030年,CCUS将贡献8%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成为企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这预示着CCUS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PreScouter的报告深入分析了企业如何应对CCUS,并指出了CCUS领域的增长潜力。企业可以积极探索CCUS技术,制定减排战略,并抓住市场机遇。在亚太地区,CCUS同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如ANGEA所强调的,CCS技术对于实现亚太地区的大规模脱碳至关重要。亚太地区拥有丰富的工业排放源和潜在的封存场所,这为CCUS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CCUS技术在亚太地区的部署。此外,美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CCUS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投资,通过DOE-USDA项目,为CCUS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这表明,CCUS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包括工业、能源、农业等。在商业模式方面,CCUS枢纽的商业潜力也备受关注。CCUS枢纽是指将多个二氧化碳排放源与共享的捕获、运输和封存基础设施连接起来的综合系统。这种模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加速CCUS的商业化进程。对CCUS枢纽进行识别、开发和实施的最佳实践,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加速CCUS的商业化进程。同时,利用Qlik等分析工具,可以更好地评估CCUS项目的投资回报,并优化运营策略。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识别项目的风险和机遇,优化运营流程,并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