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的黎明正在到来,这场科技革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构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应用,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霸权争夺战。在这场竞争中,欧洲联盟(EU)深知量子科技所蕴含的战略价值,正积极寻求加速其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在该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并投入巨额资金的背景下,欧盟的紧迫感更加强烈。

弥补投资缺口,打造欧洲“量子谷”

近年来,多份报告不约而同地指出,欧盟正在采取一项协同行动,旨在吸引私人资金,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将欧洲打造成为量子科技领域的领导者。这一战略转变凸显了一个日益增长的共识,即仅靠公共资金已不足以推动快速创新,从而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竞争力。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当前投资的不平衡。尽管欧洲在基础量子研究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在激光和冷却系统等领域——这些优势被认为是塑造未来科技格局的关键——但在吸引私人资本方面却明显落后。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私人量子资金中只有大约5%流向欧洲。这种差距构成了一个重大风险,因为欧洲的初创企业拥有许多创新理念,但却面临被外国实体收购或搬迁到拥有更强大的风险投资市场的地区的威胁。欧盟科技主管 Henna Virkkunen 强调了弥合这一差距的紧迫性,她认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和规模化企业生态系统对于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欧盟的量子技术旗舰计划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和创新倡议,它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但将研究转化为商业上可行的产品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超出了“地平线欧洲”等公共项目的范围。欧盟的目标是创建一个“量子谷”,成为全球量子创新的中心,并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扮演关键角色。

多管齐下,构建量子科技生态系统

欧盟的战略不仅仅是吸引更多投资,它还包括一个多方面的综合策略,重点是促进合作、建设基础设施和解决关键的技能缺口。呼吁成员国集中研究专业知识并共享尖端基础设施,是对欧洲研究领域碎片化现状的直接回应。这种协调一致的努力旨在避免资源重复,并加快创新步伐。此外,欧盟认识到需要一支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因此优先采取措施来弥合量子技能缺口,确保有足够的人才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过,专家警告说,仅仅增加资金是不够的。欧洲的量子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资本;他们需要用户来降低技术的风险,并展示它们的实际应用,从而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资。需要一种“新的战略方法”将新兴科学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和服务,而其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加强研究机构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欧盟的目标是到2025年拥有第一台量子加速计算机,并在2030年之前处于量子能力的最前沿,这表明了挑战的规模以及欧盟实现其目标的决心。要成功地将新兴科学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和服务,加强研究机构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

减少战略依赖,提升全球竞争力

推动量子霸权的更广泛背景是欧盟希望减少其战略依赖并提高其整体竞争力。对包括量子技术、清洁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内的深度科技的投资,被认为是确保欧洲经济未来的关键。欧盟正积极致力于创建一个能够有效支持初创企业和规模化企业的欧洲资本市场,因为它认识到获得资金是创新的一个关键瓶颈。量子技术的潜在应用非常广泛,涵盖医疗保健、国防、网络安全和金融等领域,有望对多个行业带来变革性变化。然而,实现这一潜力需要持续和协调的努力,包括公共和私人行动者的参与。如果欧洲未能果断采取行动,它将面临失去竞争优势的风险,这一点尤其值得警惕。欧盟量子战略的启动以及正在进行的吸引私人资金的努力,代表着朝着将欧洲建设成为“量子谷”迈出的重要一步——“量子谷”是一个全球量子创新中心,也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关键参与者。这项事业的成功不仅将塑造技术的未来,还将决定欧洲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地位。量子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竞争,更是关乎未来经济格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部署。欧洲能否在这场竞赛中取得领先地位,将直接影响其在未来世界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