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科学领域,科学探究与政治力量之间的微妙平衡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权威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运作过程中,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干预行为日益引人关注。这种政治干预不仅威胁到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对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努力构成严重破坏。

近来,沙特和美国在IPCC内部施加影响的举措令人震惊。最具争议的是沙特试图将沙特阿美公司的工作人员纳入IPCC关键科学报告的撰写团队中。沙特阿美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其利益与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全球目标直接冲突,这一提议被业界普遍视为典型的“政治捕获”,企图通过内部操作来削弱气候科学的客观性。此举不仅引发了科学界的强烈反弹,也让公众质疑IPCC作为无偏见科学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此外,沙美两国代表还公然质疑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科学必要性,试图淡化气候危机的严峻性,这种做法显然不是科学讨论,而是利益驱动的政治策略。

沙特和美国的动因虽复杂,但本质上根植于经济利益的维护。作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对全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具有重大经济依赖,因此积极推动削弱气候变化威胁的言论,甚至奇特地声称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可能对气候带来威胁,这种颠倒的论调明显是为了延续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利益。另一方面,美国尽管历史上曾引领气候行动,近年来政策摇摆尤为显著,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期间,气候法规大规模被撤销,国际气候协定的参与态度也出现倒退。即使执政阵营更替,国内政治与石油工业的影响仍对美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产生深远影响。中东地区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格局,经济利益常常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而当前美国对沙特经济关系的重视又间接减少了对沙特气候政策的制约力度。

这些干涉行为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在诸如COP28等国际气候峰会上,沙特被广泛视为化石燃料逐步淘汰谈判的主要阻碍力量,其阻挠行为通常与美国立场相近,使得达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困难重重。科学共识的遭到破坏不仅削弱了公众对气候科学的信任,也极大阻碍了有效减缓措施的实施。更为复杂的是,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也被曝出游说IPCC弱化报告结论,试图抵制气候科技,比如气候地球工程技术的国际规范,而沙美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阻挠相关法规则体现出这种全球性阻力的现实。欧洲也因为削弱2040年气候计划、考虑进口国际碳信用以取代国内减排措施而遭到批评。总的来看,全球各方在某种经济利益驱动下,正在系统性地放缓甚至逆转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

守护IPCC的科学独立性,是确保全球气候行动成功的关键。沙特和美国的干涉行为开创了极其危险的先例,可能吞噬几十年来累积的科学成就,令地球的未来陷入极大不确定性。应对这一局面,需重新强调基于科学证据的政策制定,并在国际谈判中提升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当前格局呼唤强有力的领导力与全球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抵挡住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维护科学的完整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维护科学诚信,为应对气候危机继续前进,是全球政治与科学界共同的紧迫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