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版图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驱动力不仅仅在于研发创新,还在于技术标准的微妙而强大的力量。这些标准,虽然常常不为普通消费者所见,却定义了技术的交互方式、运行模式,以及最终的演进方向。争夺这些标准的制定权,不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动,而成为了地缘政治竞争的核心舞台,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欧洲则努力保持自身独特的路径。这场斗争超越了贸易关税的范畴,涵盖了对技术霸权的更广泛竞争,影响着外交政策、经济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

科技标准的竞争环境日益动荡,导致企业采取了一种“竞合”策略——同时合作和竞争——通过加入多个技术标准联盟(TSAs),并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建立复杂的网络。这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共同开发来降低成本,虽然这是一个显著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它关乎获取“差异化关系资本”,培养内部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过程的动力,并最终塑造技术前沿。定义标准的行为本身就决定了竞争规则,影响着哪些技术蓬勃发展,哪些技术步履蹒跚。这在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AI)、5G和量子技术中尤为明显,在这些领域,主导标准的建立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解决方案等新技术的兴起,进一步复杂化了这一格局,引入了伦理和监管方面的挑战,需要标准化框架来实现负责任的开发和部署。

标准竞争的动态是复杂的,受先发优势、开放性、兼容性和技术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数学模型说明了市场份额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受到不同技术之间自然增长率和竞争压力的影响。然而,由于相互竞争的标准制定组织(SSOs)的出现,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这些组织往往反映了地缘政治的联盟。由于美国、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全球在技术标准方面的合作日益分裂,导致组织变得不那么开放和协作,这可能会阻碍创新并造成互操作性的障碍。鉴于现代技术日益互联互通——汽车、飞机、医疗设备和金融系统都依赖于复杂的软件生态系统——这一趋势尤其令人担忧。信息革命本身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竞争优势,使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为关键资产。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来理解和影响标准格局的公司,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欧洲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地缘政治影响,并正在采取新的标准化战略来应对,旨在保留其成功的、行业驱动的方法,同时融入战略性的自上而下要素。该战略旨在平衡开放合作的好处与保护欧洲利益和价值观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正迅速成为先进产业的领先创新者,挑战着西方的传统主导地位。虽然中国尚未成为总体领导者,但它已经在某些领域遥遥领先,并准备成为塑造全球技术标准的主要力量。这种崛起正在促使人们重新评估创新政策,越来越强调“技术主权”——一个国家控制自身技术命运的能力。韩国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研究,展示了重点突出的数字政策如何推动标准和标准化方面的领导地位。美国-中国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强调了这场竞争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强调需要保持警惕和采取战略行动。北约也正在认识到新兴和颠覆性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对其行动和安全态势的影响。

技术标准,未来世界的规则制定者。技术标准的制定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而是一个深刻的政治过程,受到相互竞争的利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不断演变的伦理考量的影响。这种标准的制定权力,将最终决定未来社会的技术底色。

标准化竞争的未来走向

面对碎片化的趋势,未来的技术标准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和复杂。各种标准制定组织(SSOs)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背后是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博弈。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策略。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开放和包容的标准制定进程,避免技术标准的碎片化。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在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和量子技术等关键领域,必须尽早布局,争取先发优势。

“竞合”策略的演变

随着技术生态系统的日益复杂,企业之间的“竞合”策略将更加普遍。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多个TSAs,与其他企业共同制定标准,分摊研发成本,加速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建立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还需要加强与政府、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

伦理与治理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伦理和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未来的技术标准制定需要更加注重伦理和社会责任,确保技术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企业也需要建立自身的伦理准则,确保技术的应用符合社会价值观。例如,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需要制定明确的标准,保障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防止歧视和偏见。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全球科技标准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竞争,更是国家实力、经济竞争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综合较量。未来的技术标准将更加强调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开放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科技标准的健康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忽略这场技术标准之战,就等于放弃了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控制权,风险巨大,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需要更明智的策略,深刻理解技术、地缘政治和治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