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大会在当今全球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成为国际社会推动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舞台。作为覆盖地球表面70%面积海洋资源的守护者,这一三年一度的大会聚集了各国领导人、科学家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发起行动、兑现承诺,致力于改善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尤其是在即将于2025年于法国尼斯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前夕,全球对提升海洋治理水平和动员全球雄心的期待与呼声不断高涨。
当前,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空前的多重压力和严峻挑战。过度捕捞导致部分渔业资源锐减,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塑料垃圾泛滥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正悄然改变海洋面貌。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及生态系统破坏,使得包括珊瑚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在内的许多关键生态功能遭受威胁。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彼得·汤姆森多次强调,海洋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地球的整体健康,“没有健康的海洋,就没有健康的地球”。国际科学理事会也发出了警告,地球系统正处于被扰乱的状态,迫切需要全球采取科学、创新和协调一致的行动。基于此,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主题聚焦“加速行动,动员所有行动者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旨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及其资源。
这场大会不仅是科学和政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促进资金流动与全球行动的加速器。近年来,围绕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政府部门、地方社区、国际组织及私营企业纷纷行动。例如,Our Ocean Conference自举办以来已募集逾1330亿美元资金,支持涵盖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各类项目。然而,这些成绩仅是开始。许多受海洋环境恶化影响尤为严重的地区,特别是非洲沿海国家,呼吁更大规模的投入与全球合作。部分领导人坦诚面对目前的成效,认为过去集体努力未达预期,呼吁提升雄心与决心,从根本上改变海洋保护的格局,确保海洋未来可持续发展。
在治理理念与政策制定方面,会议强调将人权置于海洋治理的核心位置。健康、清洁和可持续的环境权利应成为所有海洋政策的基石,而非可有可无的附加条件。确保各国人民的参与权利和环境权利,是实现公平公正海洋治理的前提。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组织近期达成终止有害渔业补贴的协议,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沿海国家获得海洋经济利益创造了积极条件,这也体现了多边合作在海洋保护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在联合国海洋大会筹备及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及多家科研机构积极参与,通过加强海洋观测、推动跨国科学合作和促进公众参与,推动科学证据转化为切实行动。这样的努力不仅为海洋治理体系现代化注入动力,同时也推动了海洋经济的绿色转型,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经济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亦是大会焦点。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的可持续海洋商业行动平台,致力于促成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合作,共同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海洋保护投资,遏制污染和过度捕捞。诸如海藻产品转化等地方创新实践,展现了循环经济与海洋资源保护的巨大潜力,指明了未来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
总的来看,联合国海洋大会作为协调全球力量、推动海洋永续利用的重要节点,凝聚了政治领导力、科学智慧、商业动力与社会力量。在大会推动下,全球必须加快行动步伐,深化跨界合作,强化资金动员,才能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达成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描绘的“美丽海洋”目标。即将召开的尼斯大会无疑将成为这一进程中的里程碑,凭借集体的雄心与责任,推动海洋治理迈向新时代,守护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