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进展,人形机器人作为体现具身智能的代表,正逐渐脱离科幻范畴,走向现实生活和产业应用。英伟达(NVIDIA)作为全球领先的AI与计算平台企业,近期发布了一系列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和工具,极大推动了机器人技术向产业化的迈进。这些突破不仅标志着技术的革新,更为未来智能化生产和生活揭开了新篇章。
2025年3月,英伟达在其年度GTC大会上推出了全球首个开源且高度可定制的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这一模型巧妙地借鉴了人类认知系统,采用“双系统”架构设计:系统1负责快速反应与即时动作,类似人的本能反应;系统2聚焦深度推理和复杂决策,配合视觉语言模型能够理解环境和指令,规划行动路径。系统1将系统2的规划执行成连续精准的动作,使机器人具备更灵活智能的运动能力。此举不仅提升了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类思维与行动的协同机制,赋予了机器人更“人性化”的操作特点。
除基础模型外,英伟达还同步发布了机器人学习框架及数据生成工具,结合NVIDIA Omniverse仿真平台,利用真实人类演示数据和合成数据加速训练过程,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Isaac GR00T N1.5作为升级版,进一步优化了计算效率和操作稳定性,被视为推动工业和服务机器人进入主流市场的关键。此举表明,英伟达不仅在算法层面领先,更在软硬件协同与开放生态建设上持续发力,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为满足机器人在实际环境中的高效运作需求,英伟达还推出了涵盖AI大脑、仿真训练环境和超级计算平台的完整解决方案。其最新Jetson Thor计算平台专门为机器人实时推理与控制设计,保障在复杂场景下实现极低延迟和高精度控制。与此同时,Isaac GR00T Blueprint工具集为开发者带来了易用且高度可扩展的软硬件框架,降低技术门槛,鼓励开源社区及产业链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在GTC 2025大会专门设有面向中国市场的“与新工业革命同行”专题,彰显其致力于促进本土创新生态的决心。通过赋能创业者、打造活跃开发者社区,英伟达力争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蓝海深耕合作,广泛推进AI技术在制造、物流、医疗护理等领域的应用,缓解劳动力短缺和作业安全风险等行业痛点。
根据行业数据,随着技术成熟及成本下降,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在未来数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作为AI芯片与计算平台的行业龙头,英伟达正抢占这一万亿级赛道的关键位置,推动整个机器人产业进入快车道。
基于Isaac GR00T系列模型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具备协作能力和复杂环境适应性,推动自动化向更多业务场景渗透。它们不仅能取代人类完成重复、高危、高强度的工作环节——如制造业装配、搬运与巡检,极大提升效率与安全性,还将深入日常生活,辅助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及家务管理,甚至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成为智能助手。在更长远的视角下,英伟达推动采用三台计算机协同运算方案,融合生成式AI与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机器人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的能力。实体智能的发展,意味着机器人除了具备智能“大脑”,还可拥有与环境交互、自我适应的“身体”,开启真正的具身智能时代。
综上,英伟达通过Isaac GR00T N1及升级版N1.5,构建了开放、灵活的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体系,加之强大的硬件与仿真工具支持,有效推动机器人技术迈向新阶段。凭借技术领先与全球生态布局,英伟达正引领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开启一场新时代工业革命。未来,智能机器人将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成为数字经济中的核心驱动力,助力人类社会迈向更加高效、安全、智能的未来生活。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场景拓展,人机共存共荣的智能时代已经不再遥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