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约瑟芬努姆医学历史博物馆近期举办了一场专门致敬匈牙利出生的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生物化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的展览——“永远前行”(Forever Forward)。该展览向公众细致呈现了卡里科教授的生命历程及其对信使RNA(mRNA)技术发展的卓越贡献,展期将持续至5月31日。她的科研工作不仅催生了现代mRNA疫苗,更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通过探讨她的科学突破、职业坚韧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能够更全面理解这位科学家的非凡传奇。
mRNA技术的开创性贡献
卡塔林·卡里科是mRNA技术的先驱,她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疫苗研发的革命性进展。早在匈牙利塞格德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卡里科便专注于RNA介导机制的探索。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在匈牙利科学院生物研究中心从事基因转染载体研究时,便已经意识到合成mRNA用于蛋白质替代疗法的巨大潜力。然而,mRNA在体内极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引发强烈反应,同时它的易降解特性也严重制约了实际应用。
正是在跨国合作中,卡里科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rew Weissman联手,成功通过化学修饰改善了mRNA的稳定性和降低其免疫原性,这一突破性创新为mRNA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以此为基础,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新冠疫苗在疫情中迅速问世,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有效武器。2023年,她凭借这项科技创新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历史上第十三位女性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彰显了她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
卡里科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5年,年仅30岁的她因匈牙利经济危机和科研经费紧缩,被所在大学提出辞职。这一波折曾令其科研梦想几乎破灭,但她并未被打倒,而是选择将挫折化为动力,继续投身于mRNA研究。随后她移居美国,面对职场多次失败、资金不足以及专业认可度低的困境,她始终坚持自己的科学理想。
经过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卡里科与Weissman合作发表的创新论文渐渐赢得全球科学界的认可。35年的潜心耕耘终于迎来mRNA技术的临床突破,颠覆了传统疫苗的研发模式。她多次强调科学家不仅要专注于实验室的研究,更应肩负起科普与传播的使命,激励年轻一代投身科学事业,提升社会对科学的理解和接受,为科研文化注入更多活力和公众参与度。
深远的社会影响与精神传承
卡里科的影响力远超科学范畴,她作为一位移民科学家的成功故事,激励了全球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匈牙利塞格德大学以她命名展览,向公众展示她锲而不舍的科研历程。维也纳举办的“永远前行”展览,则让更多欧洲及全球观众得以了解她的贡献和精神。匈牙利政府亦在布达佩斯建立“诺贝尔奖墙”,将卡里科与物理学家费伦茨·克劳斯等国宝级科学家相提并论,彰显国家对科学成就的重视与自豪。
此外,卡里科在多次公开演讲中呼吁科研人员增强与社会的沟通,促进科学成果的普及和社会接受度,推动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她的诺贝尔奖不仅代表了科学创新的认可,更象征着女性科学家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为全球科学界树立了生动的榜样。
卡塔林·卡里科的一生,展现了科研执着与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她对基础科学的深刻洞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重新定义了疫苗技术的发展路径,也为全人类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她的故事在向我们展示科学突破背后的艰辛与勇气的同时,也强调了科学与社会之间互相促进的重要性。正如维也纳展览主题“永远前行”所传达的信念,唯有通过时间的积淀、坚定的信念与共同推动,才能持续推动科技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