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计算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尤其在数据中心与终端设备算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作为芯片产业的关键推动力,相关硬件行业正在经历深刻革新与加速扩张。在此潮流中,高通重新瞄准数据中心CPU市场,以低功耗、高效能的解决方案抢占先机,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与此同时,AMD在显存容量及架构升级上持续发力,Anthropic等AI公司推出新一代AI模型与工具,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则加速布局国产存储及边缘AI芯片,为全球AI生态注入新动能。未来,AI硬件市场将向多元化、高效节能与绿色发展迈进,掀开新时代的序章。

高通曾于2018年因Centriq项目未达预期退出服务器CPU领域,但面对AI时代的全新机遇,公司重新调整战略。其CEO安蒙多次强调,AI推理集群对CPU性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高通带来重返数据中心市场的重要动力。2021年,高通收购了拥有先进CPU设计知识产权的Nuvia团队,这为其技术积累提供了坚实基础。在2025年Computex大会上,公司不仅宣布将推出针对数据中心的低功耗高性能CPU,还透露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支持的AI云项目展开合作,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这标志着高通试图减少对手机芯片市场的依赖,积极进军百亿美元级别的数据中心市场,以期凭借低功耗设计理念满足生成式AI和推理模型规模不断扩大的节能需求。未来,高通或将通过“AI组合拳”战略,涵盖云端推理和终端智能,实现AI基础设施领域深度融合。

在芯片技术革新方面,显存扩容与AI算力提升备受瞩目。AMD推出基于最新RDNA 4架构的Radeon RX 9070 XT 32GB显卡,配备256bit GDDR6显存,专门为满足AI应用中大容量显存需求设计。显存容量的提升,对于提升数据密集型AI模型训练及推理性能具有关键意义,也可能引发GDDR6内存短缺,折射出AI硬件供应链紧张的现实。作为行业龙头,英伟达依然牢牢占据AI数据中心GPU市场主导地位,但高通、AMD及多家新兴企业正在纷纷推出支持AI推理与生成的新型芯片,呈现出AI算力硬件的多元竞争格局。高通发布的骁龙X Elite平台,针对主流PC优化,在续航与能效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提升终端用户的AI计算体验。同时,Anthropic最新发布的Claude 3.7 Sonnet模型配合命令行AI编程助手Claude Code,软硬件相辅相成,显著提升AI计算的控制力与效率,加速推动AI应用生态的演进。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加速布局同样不容忽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厂商以技术创新和产业整合抢占战略高地。康盈半导体扬州存储模块基地的投产,强化了国产存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高性能存储作为AI计算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撑,其在数据处理和模型加速方面作用突出。与此同时,工研院联合国内MCU企业开发低功耗边缘AI芯片,推动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智慧升级。这类异构大小核平台不仅满足边缘计算实时性的复杂需求,还注重开源及安全性,反映出国产芯片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中的加速布局。IDC预测指出,到2027年,中国约80%的终端设备将具备专门针对AI计算的硬件基础,这意味着国产芯片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面对未来数据中心可能出现的电力瓶颈以及全球环保节能压力,绿色计算成为半导体企业研发的重点。包括高通在内的多家芯片公司积极推动能效比优化,结合云边协同的混合AI部署模式,旨在有效缓解数据中心在能源消耗上的压力,促进AI技术的大规模、健康发展。

整体来看,AI技术的爆发式成长直接推动了数据中心和终端硬件对算力及节能性能的双重需求。高通凭借先进的CPU设计能力和明确的市场战略,重返数据中心CPU领域,通过与国际新创力量和主权基金的合作,布局下一代AI计算平台。AMD显存和架构的升级,Anthropic在AI模型与开发工具层面的突破,共同促进了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中国半导体产业则以国产存储和边缘AI芯片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自主创新和产业链完善,为全球AI生态系统注入强劲动力。在多方协力推动下,未来AI硬件产业将呈现出技术多元化、能效不断提升和绿色环保并重的鲜明趋势,推动AI产业迈上一个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