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1日,萨罗杰·戈塞(Saroj Ghose)诞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后被誉为“印度科学中心运动之父”。他的一生致力于通过科学馆和科学中心的建设,将科学知识以生动、互动的方式传播给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2024年9月1日,戈塞博士迎来了他的90岁生日,这一重要时刻也引发了公众对他卓越贡献的广泛回忆和致敬。
戈塞博士的职业生涯集中于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推广建设。他曾担任比尔拉工业与技术博物馆(Birla Industrial & Technological Museum,简称BITM)馆长,同时出任国家科学博物馆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ce Museums,NCSM)总干事。比尔拉工业与技术博物馆作为印度第一家科学博物馆,一直是科学普及的重要阵地。作为NCSM的一部分,戈塞推动了交互式展示模式的普及,使科学展览摆脱传统的静态陈列,转向寓教于乐的动态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和公众的兴趣。
戈塞博士不仅在国内打下坚实基础,在国际舞台上同样具有影响力。作为国际博物馆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的主席,他成为博物馆领域的全球权威人物。在多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和科学博物馆理念的推广工作中,他成功地将印度科学普及事业的经验与模式带向世界,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一平台,印度在全球科学传播和博物馆建设领域树立了标杆,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深厚的学术和工程背景是戈塞博士成功的另一关键。他毕业于加尔各答的贾达夫普尔大学,主修电子通讯工程,后在美国赫伯特大学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这种扎实的技术知识为他设计开发具有科技感和互动性的展览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展馆向现代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正是在他的引领下,印度先后建立了包括加尔各答科学城在内的26个交互式科学中心。加尔各答科学城不仅是亚洲最大的科学中心之一,集展览、实验和教育于一体,更成为激发青少年科学热情和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示范基地。此外,戈塞注重本土文化与科技元素的融合,如他努力将印度历史悠久的报刊印刷机引入展览,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推动科学普及的理念上,戈塞博士强调“超越四面墙”的思路。他认为科学博物馆的责任不仅是吸引参观者进馆,更应将科学传播深入社区,开展流动展览与科普教育项目,增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这种开放包容的模式极大促进了科学与社会的融合,使科学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或展馆内部,而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尽管取得诸多成就,印度的科学中心和博物馆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资金和资源不足问题。作为科学城的创始人,戈塞博士多次表达对设施运行与维护经费短缺的担忧,呼吁社会和政府共同支持,为科学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这一呼吁反映出科学普及建设不仅需要理念的推动,更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和社会各界的协作。
总结来看,萨罗杰·戈塞博士的一生,是将科学与公众紧密结合的奉献之路。他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管理能力,构建起印度极具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平台;他推动的交互式科学展览和科学中心,改变了大众对科学教育的认知和体验;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成为博物馆界和科学传播领域的领军人物。随着他的90岁生日到来,回望其辉煌的职业生涯,公众不仅为他的成就喝彩,更期待这位科学传播先驱开创的事业在未来持续繁荣,激励更多人热爱科学与探索未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