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正站在一个技术变革的十字路口。从无人驾驶汽车到医疗诊断,AI的触角正伸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政府,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和监管者,其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政策制定,无疑对全球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而在这场关于AI未来的博弈中,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角色,正如同一个至关重要的枢纽,串联着技术进步、标准制定与风险管控。

在AI发展的大潮中,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并非一成不变。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政策重心一度倾向于鼓励创新和减少监管,这在当时的行动计划中可见一斑。这份计划概述了超过90项联邦行动,其中一项重要目标便是确保政府购买的AI系统不带有“意识形态偏见”。这种对“偏见”的关注,一方面反映了对AI潜在风险的警惕,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对公平性、透明性等伦理问题的重视。当时的白宫官员,如时任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迈克尔·克拉齐奥斯(Michael Kratsios),也强调了NIST在制定AI标准中的关键作用,并倾向于优先发展技术,而非过早地关注安全评估。他认为,NIST应回归基础研究,利用其测量科学能力为AI模型的有效测试和评估标准提供支持。这种观点反映了一种更注重技术进步、对AI发展持乐观态度的立场。然而,这种对技术的积极推动,却并未能完全忽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挑战。

这一时期的政策环境也并非完美无缺。尽管政府强调NIST在制定AI标准中的作用,但克拉齐奥斯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在回应关于与私营部门合作制定AI安全要求的提问时,却回避了对NIST自身裁员问题的批评,这引发了外界对政府AI战略是否“空洞”的质疑。事实上,当时美国新兴的AI安全研究所正面临着因NIST内部裁员而导致的削弱。这种内部的资源配置问题,与外部对NIST的期望形成了鲜明对比。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AI安全倡导者对特朗普政府的AI政策表示不满,认为其未能充分重视AI带来的潜在风险。这种对技术发展乐观态度与现实挑战之间的落差,也为后续政策调整埋下了伏笔。尽管如此,克拉齐奥斯仍然强调美国在全球技术标准制定中的领导地位,并认为NIST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商业软件联盟(BSA)等行业协会的支持,他们认为NIST在制定AI系统全球指南和标准方面至关重要。

在持续的技术探索中,NIST的角色并非仅限于标准制定。早在2019年,NIST就发布了联邦参与AI的初步计划,概述了AI标准化的现状,并列出了数据、指标、安全等领域所需的技术标准。此后,NIST持续推进相关工作,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对生成式AI风险管理、AI评估和红队测试的研究。NIST的研究还揭示了AI系统存在的偏见问题,例如,顶级的面部识别系统在识别有色人种时,错误率远高于白人。这凸显了在AI算法开发和数据训练过程中,多样性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强调了AI伦理和公平性的重要性。NIST不仅在技术层面进行探索,也在借鉴国际经验,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AI的原则,并将其纳入到美国的AI标准制定框架中。

展望未来,美国政府在AI领域的政策演变,将呈现出创新与监管并重的趋势。NIST作为联邦政府在AI领域的核心技术机构,其角色将更加重要。如何在确保AI技术持续进步的同时,有效应对其潜在风险,将是美国政府面临的长期挑战。NIST需要扮演好平衡者的角色,既要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促进AI技术的健康发展,又要关注AI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伦理道德问题。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NIST无疑将继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AI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标准保障。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如何平衡创新与监管、如何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防范其潜在风险,将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