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的大幕正徐徐拉开,人工智能(AI)作为推动变革的核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格局。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深刻地触及伦理道德、地缘政治,以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形成一股合力,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AI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防范其潜在风险。这一趋势在多个层面有所体现:新机构的成立致力于负责任的AI开发,媒体积极探索AI的无限可能,以及协作论坛聚焦于安全与治理。

一个关键的里程碑事件是2025年7月9日,AI for Human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的正式成立。该基金会由一群杰出的专家共同发起,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代表陈晓峰先生、中关村智能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孙明俊女士以及泛亚连接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冯耀强先生。其核心使命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AI世界,确保AI服务于人类的福祉。这一倡议与一部名为“AI for Humans”的新电视剧的开播相呼应,该剧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尤其是在香港的背景下,并据《老挝时报》报道,其影响力正逐渐扩展到老挝。基金会的成立以及伴随而来的媒体关注,标志着全球对AI变革力量的日益认可,以及对积极主动、具有全球视野的治理模式的迫切需求。此外,一个正在进行的虚拟峰会聚集了世界各国领导人,共同商讨一项新的AI协议,旨在解决这项快速发展的技术所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除了基础性的努力,实际应用和伦理考量也日益受到重视。例如,TELUS公司正在引领可持续AI实践,其AI工厂设在一个高度节能的数据中心内,该数据中心完全使用99%的可再生能源。这充分展示了对负责任的AI开发的承诺,优先考虑透明度、责任感和信任——这些原则正日益成为全球对话的核心。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积极参与伦理AI治理,其就绪评估方法(RAM)已在全球范围内协助58个国家的政府。这种协作方式也延伸到区域论坛,例如由数码港、世界数字技术学院(WDTA)和国际院士科学技术创新中心(IASTIC)共同组织的“AI安全、信任和责任(AI STR)”论坛,汇集了国际和本地专家,共同应对创新与安全之间的复杂平衡。对安全和信任的关注尤为重要,因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国家都在争夺AI的主导地位,同时努力将自己定位为AI创新和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伙伴。新加坡的NAIS 2.0倡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雄心壮志。

AI的影响也在发展中国家显现,老挝正积极将AI融入其数字治理、工业和教育领域。科技通信部正在牵头这些工作,认识到AI在解决劳动力、教育和媒体等关键领域的挑战方面的潜力。这种整合得到了国际合作的支持,新加坡合作中心(SCC)在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运营,在IAI框架下,促进AI项目和知识共享。此外,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BZUAI)的基金模型研究所和硅谷AI实验室的启动表明了AI研究和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致力于促进创新的VinFuture基金会强调了支持突破性AI研究的重要性。即使在中东地区,AI也有望为该地区经济注入3200亿美元,突显了其经济增长潜力。联合国认识到AI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的潜力,强调包容性和减少不平等。然而,伦理影响并未被忽视,例如,国际特赦组织和红十字国际评论正在审查与AI支持的系统相关的人权风险,尤其是在人道主义背景下。AI for Good平台积极识别创新性的AI应用来应对全球挑战,而即将举行的2025年AI for Good峰会承诺进一步推动这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