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技与人工智能(AI)的交汇点正在迅速演变,这促使我们亟需新的理论框架,以理解人类思维过程与日益复杂的AI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近年来,研究界日益关注将“4E”认知——具身(Embodied)、嵌入(Embedded)、行动(Enacted)、延展(Extended)认知——与科学技术研究(STS)相结合的趋势。这种融合不仅仅是一项学术练习;它是设计AI应用的关键一步,旨在创建不仅功能强大,而且与人类实际思考、学习和与世界互动方式相一致的系统。

传统的认知观将大脑视为一个独立的、自我封闭的信息处理器,而4E认知则对此提出了挑战。它认为,认知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身体之中,受环境塑造,通过我们的互动积极构建,并且往往超越大脑,延伸到工具和技术。这种观点在AI领域尤其重要。早期的AI研究常常侧重于通过符号推理和基于规则的系统来复制人类智能,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具身性和情境性的关键作用。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变得越来越明显。现代AI,特别是在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正逐渐认识到需要整合4E认知的原则,以创建更直观、更有效的系统。与STS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这种理解,它考察了社会物质实践——技术嵌入社会情境的方式——如何影响认知和AI的发展。一个关键目标是揭示认知如何与这些实践以及AI技术相互关联,从而构建一个综合框架,用于理解AI应用。这个框架旨在连接认知科学和STS,探讨它们与AI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对人机交互中涉及的认知过程的更全面的看法。

许多领域正在受益于这种综合方法。

首先,在教育领域,了解学生的具身经验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对于设计有效的AI驱动的教育工具至关重要。研究强调需要考虑AI生成材料的质量、认知深度和伦理影响,并提出了全面的框架来增强AI驱动的教育。例如,为增强学习体验,需要深度理解用户与技术的互动,从单纯地传递信息转变为培养真正的认知过程。这意味着要设计支持主动学习、实践体验和情境化知识获取的AI工具。这些工具不仅要提供信息,还要支持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其次,服务行业的人机交互也在发生变革。生成式AI和ChatGPT等工具正在为协作开辟新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挑战,这些挑战需要仔细考虑其中涉及的认知和社会动力学。随着AI在客户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部署,设计以人为本的AI系统变得至关重要。这包括考虑用户的情感需求、文化背景以及对隐私和安全性的担忧。例如,在医疗保健领域,AI可以协助诊断、治疗规划和患者管理,但必须确保AI系统能够与人类医疗专业人员有效协作,并且不会损害患者的信任和自主权。对自生——生物系统自产生和自维持的特性——在4E认知框架内的探索,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认知系统的基本过程,为设计更具适应性和韧性的AI提供信息。

最后,脑启发的AI,特别是尖峰神经网络(SNNs),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整合了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见解,从而创建更接近模仿人脑的AI系统。这包括对神经元和突触的建模,以及对大脑信息处理方式的模仿。这种方法有望实现更高效、更节能的AI系统,并促进对人类认知的更深入理解。

4E视角也挑战了我们对技术本身的根本理解。它促使我们不仅要考虑技术“做什么”,还要考虑它“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过程以及我们与世界的互动。在朝着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的过程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在AGI的研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将AI的发展与社会、技术、伦理以及脑启发原则相结合。这不仅仅是关于创造智能机器,而是关于创造以与人类价值观和认知能力兼容的方式运行的机器。研究中强调的一个潜在问题是过度依赖AI对话系统,这可能会阻碍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技能的发展。这强调了采取平衡方法的需求,即使用AI来增强而非取代人类的认知能力。通过4E+框架探索多模态媒体,进一步强调了设计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以利用认知的具身性、嵌入性、行动性和延展性。

总之,将4E认知与STS相结合,代表了我们在AI开发和理解方面的一个重大转变。通过认识到认知并非仅限于大脑,而是与我们的身体、环境和社会实践深度交织在一起,我们可以创建更直观、更有效、并与人类需求相一致的AI系统。这个综合框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结构,对于那些希望充分利用AI潜力并减轻其风险的研究人员、设计师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它是一个实用的指南。围绕这种整合的持续研究和讨论,对于驾驭AI发展的复杂格局,并确保其以有意义和负责任的方式服务于人类,至关重要。AI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超越纯粹的计算模型,拥抱对智能的更全面、具身和情境感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