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格局中,海洋力量的演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长期以来,美国海军一直是世界海洋的霸主,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和全球贸易的保障者。然而,从政策分析师到军事战略家,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出,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这不仅仅是海军舰艇数量减少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海洋科学的持续投资不足,国防机构数十年来对海洋事务的“视而不见”,中国等强大竞争对手的崛起,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影响国家安全,还影响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的稳定。

一个关键的担忧是美国海军优势的逐渐丧失。二战后,大规模裁军导致许多舰艇被报废或被降级到预备舰队。最近,持续的预算削减和缺乏战略远见又进一步导致海军规模持续萎缩。这种下降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现代海军战争需要先进的技术,而美国海军在维持其技术优势方面正面临挑战。例如,航母舰载机联队越来越容易受到旨在将舰艇逼离海岸的先进武器的攻击,从而降低了其有效性。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旨在“恢复美国海上主导地位”的行政命令承认了这一弱点,重点是振兴美国造船业和海运业,但这项倡议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当前局势因以下事实而变得更加复杂: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作战舰队和一支迅速扩张的商船队,挑战了美国对全球贸易路线的传统控制。这不仅仅关乎军事实力,还关乎经济影响力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投射力量的能力。

挑战超出了纯粹的军事考虑。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关键方面是海洋科学投资的下降。了解海洋——洋流、天气模式、海洋生态系统——是保持战略优势的基础。正如《华盛顿邮报》所指出的,要在海上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了解海洋。然而,对海洋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阻碍了美国在世界海洋中有效运作和监控的能力。这种“海洋盲目性”加上日益增长的孤立主义倾向,造成了知识和准备方面的危险差距。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力量联盟正在形成,中国、伊朗、俄罗斯和朝鲜正在加强行动协调,呈现出一种“欧亚威胁”,需要美国做出有力回应。美国与日本和韩国等亚洲主要伙伴之间不断加强的安全联系,以及菲律宾与华盛顿的重新结盟,提供了一些制衡,但这些联盟需要持续的承诺和投资。

此外,大国竞争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华盛顿经常将与中国的竞争描述为零和博弈,并将其扩展到广泛的问题上。然而,一些人认为,允许中国在某些领域(例如南海)扩大其影响力,甚至可能对美国有利。这种观点虽然有争议,但突出了情况的复杂性以及采取细致入微的方针的必要性。现实情况是,美国不受挑战的主导地位时代已经结束。虽然一些人认为美国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其海上主导地位,但趋势无疑是走向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维护美国的实力和繁荣现在取决于维护自由的海洋,这项任务需要对海事政策进行重大转变,包括重建商业海运力量,并认识到在现代背景下,船舶与计算机芯片一样至关重要。忽视这一现实,或者抱守过时的关于海军优势的假设,都可能进一步侵蚀美国的影响力,并危及全球稳定。

为了应对这一复杂局面,美国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战略。

首先,必须优先投资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这包括增加对海洋学、海洋工程和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以帮助美国更好地了解、探索和利用海洋资源。对海洋的深入了解对于维护战略优势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资源争端和新兴技术挑战时。同时,必须加强与盟友的合作,共同推进海洋科学研究,共享数据和技术,以应对共同的挑战。

其次,需要重建和现代化美国海军。这意味着不仅要增加舰艇数量,还要提高舰艇的质量和作战能力。应加大对先进武器系统、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以提高海军的作战效率和威慑力。此外,还应重视对造船业的投资,以确保国内有足够的能力建造和维护海军舰艇。除了军事力量的建设,还应大力发展商船队,以增强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美国必须采取更加灵活和务实的地缘政治战略。这包括认识到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并适应新的力量平衡。与中国的关系应采取竞争与合作并行的方针,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寻求在气候变化、全球卫生和核不扩散等共同挑战上的合作。在南海等地区,应采取更加平衡和谨慎的策略,避免直接冲突,同时维护航行自由和国际规则。此外,应加强与盟友和伙伴国的合作,建立广泛的联盟,共同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

总之,美国在海洋力量方面的优势正在受到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美国需要采取果断行动,加强对海洋科学和技术开发的投资,重建和现代化海军,并采取更加灵活和务实的地缘政治战略。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维护其影响力和确保全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