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AI)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而这场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便是算力基础设施。从芯片设计到数据中心,再到云平台服务,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的“AI+基础设施”板块,正聚焦于这些关键领域,深入探讨如何构建适应未来需求的算力基础设施。特别是在中国,如何在自主可控、高效可靠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成为推动AI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
算力网络的蓝图与国产集群的抉择
构建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并非易事,尤其是在中国,发展路径的选择就备受关注。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发展思路:“全国一张网”与“超万卡国产集群”。前者主张构建覆盖全国的统一算力网络,通过资源共享、优化配置,降低整体成本,提高算力利用效率。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加速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它更像是一个高效的资源调度中心,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灵活分配算力资源。
后者则侧重于打造大规模国产集群,强调自主可控。这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数据安全,更是为了推动国内AI芯片、服务器等产业链的自主发展。通过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并构建更加安全的数字生态。这种模式更像是一个战略堡垒,能够抵御外部风险,并在关键时刻提供可靠的算力支持。
WAIC 2025 汇集了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他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路径的优劣,以及如何实现最佳结合。在实际应用中,或许两种模式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互相补充。例如,可以将部分通用算力资源整合到“全国一张网”中,而将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核心算力集群部署在本地,实现算力资源的灵活配置和安全保障。
从算力到价值:基础设施的重塑
WAIC 2025 不仅仅关注算力基础设施的硬件层面,更关注如何将强大的算力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价值。这涉及到AI芯片、服务器、智算中心、云平台等全链路的国产化创新。众多企业和机构将在大会上展示其技术成果,共同探讨算力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个核心议题是如何重构算力基础设施,使能“从资产AI算力到好用算力”的新产业。这意味着,仅仅拥有强大的算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软件生态、开发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并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才能真正释放AI的潜能。例如,可以将AI算力与企业数智化转型相结合,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程优化、客户服务升级等。同时,AI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城市数智治理,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创新应用不断涌现。例如,金融领域正在积极探索AI的应用。况客科技推出的“基金投顾AI Agent”,融合大语言模型技术,旨在提升投顾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投研效率。类似的创新在各个行业中都将不断涌现,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概念变为现实。
数据、政策与全球视野
除了算力基础设施本身,数据基础设施同样至关重要。AI的发展离不开海量高质量的数据,如何安全、高效地存储、处理和利用数据,是AI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挑战。WAIC 2025 也将关注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探讨如何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利用。这涉及到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数据治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十四五”期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5G基站数量超过448万个,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强调要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这些政策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强大的支持。
从全球视野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是全球性的议题。阿里云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着大量的可用区和CDN节点,为全球用户提供可靠的云服务。普华永道等咨询机构也在积极研究中国基础设施REITs的ESG评级体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表明,全球都在积极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AI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全球合作和技术交流将有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促进AI技术的全球发展。
构建未来:智能化、高效化与安全化
展望未来,AI算力基础设施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这需要持续加大对AI芯片、服务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同时,需要加强算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构建全国统一的算力网络。此外,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
WAIC 2025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将为推动AI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探讨解决方案,WAIC 2025 将助力中国乃至全球 AI 产业迈向新的高度。未来的算力基础设施将更加智能,能够根据需求自动调整资源分配;更加高效,能够最大化利用算力资源;更加安全,能够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这不仅将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