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作为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近期,OpenAI推出的“Study Together”(一起学习)新功能,无疑标志着人工智能辅助学习模式的一次重要升级,也预示着教育领域变革的新方向。

新功能的推出,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更引发了对未来教育图景的无限遐想。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重塑,是对学习理念的深刻反思。

首先,“Study Together”功能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辅助学习模式从“工具”到“伙伴”的转变。传统的问答模型,虽然能够快速提供信息,但往往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激发。它们更像是一个答案的提供者,而非学习的促进者,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忽视了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Study Together”则更注重互动性,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它不再只是提供答案,而是引导用户自主思考、激发求知欲、培养批判性思维。这种模式与强调协作学习和导师指导的传统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正如香港城市大学(HKUCC)在2027/28学年计划推出的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而非被动接受知识,这正是“Study Together”所倡导的。它将人工智能从冷冰冰的工具,转变为一个充满互动和激励的智能学习伙伴,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壁垒,推动教育公平化。过去,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地区和学校,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为打破这种不平衡提供了可能。通过SaaS模式,以及人工智能教育工具,更多的学生可以享受到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获得与优质学校学生相媲美的学习体验。这无疑是对教育公平的有力推动。腾讯王巨宏所倡导的通过开源模式,共建开放协作的技术标准,为开源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也正是这种趋势的体现。开放合作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开放的平台和资源,能够汇聚全球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这种模式不仅能降低教育成本,还能加速教育资源的创新和共享,最终惠及广大学生。这种公平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将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潜力。

最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其中,信息准确性是首要问题。如何确保AI聊天机器人的信息来源可靠,避免被“污染”,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此外,学术诚信问题也需要关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工具的出现,容易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而忽略自身思考。如何平衡AI辅助与学术诚信,防止学生抄袭和投机取巧,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例如,识别AI生成内容的虚假信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例如核实信息来源、辨别逻辑漏洞等。强化学习过程的监督,对于平衡AI辅助与学术诚信至关重要。除了技术层面,还需要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进行调整,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如何正确使用,发挥其优势,规避其风险,是我们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除了OpenAI的“Study Together”功能,其他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例如,PaGamO游戏化学习平台,通过全能电竞聚焦教育未来力,与企业共同培养新一代人才。虹彩光电、TPK等公司则通过数字化童书绘本,抢攻中国数字教育商机。这些尝试都表明,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教育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微型核反应炉的出现,为人工智能等高耗能产业提供了更清洁、更可靠的能源保障。HPE Aruba Networking等公司也在积极助力数字化转型,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支持。深圳也在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力求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

“Study Together”功能的推出,是人工智能辅助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强调互动、思考和自主学习。虽然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将为教育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这种未来,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互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