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药物研发特别是在抗体设计领域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抗体药物研发耗时长、成本高且成功率低的问题,正在被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所打破。最近,Chai Discovery推出的Chai-2模型,代表着AI驱动的零样本抗体设计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其震撼发布预示着药物研发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此前,抗体发现主要依赖于庞大的天然抗体库筛选,这一过程不仅极具挑战性,还往往要经过繁琐的实验验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传统方法制约了药物迅速投入临床应用的可能性。而Chai-2的发布则改变了这一局面。它实现了“零样本抗体设计”,也就是说,在没有预先存在的抗体数据基础上,AI便能自动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抗体分子。该模型的成功率达到了16%至20%,相较于传统技术提升了百倍以上,将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两周内完成,这一速度带来的行业影响不可小视。

这种技术之所以能够催生如此颠覆性的进步,源自于AI对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和精准预测。类似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ChatGPT,生成式AI通过“学习”已有抗体的序列“语言”规则,能够自主合成全新的抗体序列,突破了自然界抗体库多样性有限的瓶颈。Generate Biomedicines公司的Chroma模型在癌症靶点抗体设计上的应用更是展现了这种AI设计的潜力,其生成的抗体候选分子结合能力优于天然抗体,开辟了抗体设计“反常识”结构的新天地。

这一领域的突破还并非孤例,例如David Baker团队采用生成式AI从零开始设计出新型抗体,充分证明了AI在新药开发中的巨大价值。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AI技术的应用更展示了无与伦比的速度优势,仅用48小时就设计出了6种高亲和力抗体候选,其中3种在体外表现出优异的中和活性,远远快于传统研发流程。

不仅抗体的设计阶段,AI在抗体药物研发的其他环节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诸如AbDiver、TAP、Camsol和SOLart等生物信息学平台,利用AI对抗体序列进行比较、药物理化性质分析及可溶性预测,有效提升了整个研发链条的效率和成功率。科迈生物科技开发的AI人源抗体从头设计平台能够在5天内完成针对特定靶点的全新抗体设计,充分体现了AI辅助技术的便捷与高效。与此同时,基于生成扩散模型的抗体结构优化进展,为互补决定区(CDR)的精准打造提供了先进手段,强化了抗体活性和稳定性。

展望未来,AI驱动的药物研发模式有望实现“一次设计即成”的愿景。随着Chai-2等模型在制造可行性、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不断完善,AI设计抗体将更准确地满足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求。这不仅将显著缩减研发成本,更能快速推动新药上市,造福全球患者。药物研发模式正从依赖庞大实验室资源、漫长试错过程逐步向计算机模拟与精准预测转变,开启了医药行业的新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广东省也在AI与抗体设计领域取得了自主技术突破,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并发表了丰富的论文成果和软件著作权,正积极参与这场技术革命。AI与抗体设计的深度融合,无疑将推动人类健康事业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开创一片创新与希望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