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而保险业首当其冲,正经历着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从精准的风险评估到个性化的定价策略,再到高效的客户服务和理赔处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潜力无限。然而,如同硬币的两面,机遇的背后也潜藏着伦理的挑战。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伦理责任,构建一支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力队伍,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关键课题,也是像美国全国互助保险公司(Nationwide Mutual Insurance Company)这样的行业领军者正在积极探索的领域。

数据驱动的机遇与挑战

保险行业本身具有高度数字化和数据驱动的特性,这为人工智能的早期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十多年前,Nationwide就已经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AI/ML)技术在风险评估和定价方面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仅仅依靠技术堆砌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应用这些技术。Nationwide采取了一种名为“蓝队/红队”的管理方法,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防御,不断探索和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的应用,确保其安全可靠,避免潜在的安全漏洞。这种积极主动的安全策略体现了该公司对技术风险的高度重视。

除了安全问题,伦理挑战也同样不容忽视。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依赖于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会导致模型产生歧视性的结果。例如,在保险理赔过程中,如果人工智能模型使用了带有偏见的历史数据,可能会对某些特定群体产生不公平的待遇。Nationwide深知这一点,因此积极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定期进行审计和监控,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在伦理和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这种负责任的实践表明,Nationwide不仅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更关注其公平性和透明度。

打造AI就绪的劳动力

构建一支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实施。首先,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员工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水平可能远超管理层的预期。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员工使用人工智能的频率是高层管理者预期的三倍。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主动提升员工的人工智能素养,帮助他们理解人工智能的潜力,并掌握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的技能。

其次,企业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对不同岗位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技能提升计划。在法律、金融和人力资源等部门,专业人士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因此,企业需要为他们提供统一的技能提升策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工作效率。英国的UKAI项目正在开展一项全国性的AI素养调查,旨在衡量和提升全国劳动力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负责任的AI框架:治理、伦理与合规

仅仅提升员工的技能是不够的,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和治理机制,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符合伦理标准和法律法规。这需要跨部门的协作,包括技术专家、法律专家、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共同努力,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真正造福社会。

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至关重要。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设立技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或指定专门的负责人,负责监督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部署。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指出,85%的人工智能项目由于伦理和运营挑战而失败,这进一步凸显了建立健全治理机制的重要性。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人工智能的合规性问题,并及时更新相关政策,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保险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也伴随着伦理风险。例如,人工智能在保险建模和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偏见,导致不公平的结果。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探索人工智能伦理在保险建模和决策中的应用,了解最佳实践和指南,以实现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实施。此外,还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对隐私的影响,并采取措施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

拥抱AI,坚守伦理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Nationwide Mutual Insurance Company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他们不仅积极拥抱新技术,提升运营效率,更注重伦理责任,努力构建一个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框架,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利益。

构建一支人工智能就绪的劳动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创新。只有在提升员工技能的同时,建立健全的伦理框架和治理机制,我们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最终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