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这座位于美国中西部的繁华都市,正以一种前瞻性的姿态拥抱未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双重挑战下,它不再仅仅关注经济发展,而是将城市韧性建设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从佩吉·诺特贝特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到“Resilient Chicago”计划的实施,芝加哥正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居民创造更优质的生活。

“By A Thread: Nature’s Resilience”(脆弱的纽带:自然的韧性)这个展览,正是芝加哥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城市韧性建设的一个缩影。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Choose Chicago的推广活动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影响广泛的传播网络。该展览自2025年起在佩吉·诺特贝特自然博物馆持续展出,它巧妙地将深奥的生物多样性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体验。通过展示博物馆和学院的科研成果、保护项目和教育活动,展览向公众传递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现实,并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到自然保护的行动中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的夏季自然节(Summer Nature Fest),将展览推向了高潮。这是一个沉浸式的自然体验活动,包括动物展示、音乐表演、自然游戏和科学家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了解自然保护的重要性。Choose Chicago作为芝加哥的旅游推广机构,也积极地将“By A Thread: Nature’s Resilience”纳入其推广计划,将芝加哥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文化底蕴相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这种将环保意识融入城市旅游推广的做法,不仅提升了芝加哥的城市形象,也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博物馆的展览,芝加哥还在积极推行Resilient By Nature (RxN) 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扩大自然在社区中的作用,来改善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创造经济机会,增强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RxN项目深刻认识到,由于历史上的制度性种族主义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芝加哥的许多社区长期面临自然环境破坏的问题,这加剧了社会和环境挑战,例如城市洪涝、空气污染、热岛效应和食物获取不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RxN项目借鉴了全球范围内成功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例如恢复湿地、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推广城市农业等。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区的整体福祉。Openlands组织也积极参与到芝加哥的韧性建设中,他们提出了四项基于自然的政策建议,呼吁芝加哥市政府将气候紧急状态作为优先事项,并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此外,芝加哥的“Resilient Chicago”计划也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紧密连接的城市,促进经济机会、安全、保障和可持续性。这些举措表明,芝加哥正在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将自然融入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韧性。

更进一步来看,芝加哥的韧性建设也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强调跨学科的合作和整合。正如ScienceDirect上发表的研究表明,项目韧性与跨学科研究密切相关,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沿海社区的韧性建设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被认为是重要的策略,通过多标准分析可以帮助选择最相关的NbS。此外,对韧性的研究也强调了积极适应逆境的重要性,这与心理学领域对韧性的定义相呼应。在芝加哥的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跨学科的趋势。例如,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都被纳入韧性建设的考量范围。芝加哥的首席韧性官也积极参与到可持续经济和社区发展的工作中,推动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这意味着,芝加哥正在努力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应对城市面临的挑战。

芝加哥的实践充分证明,城市韧性建设不仅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手段,更是一种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战略。通过“By A Thread: Nature’s Resilience”这样的展览,芝加哥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激发了人们参与自然保护的热情。通过Resilient By Nature (RxN) 项目和“Resilient Chicago”计划,芝加哥正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和具有韧性的城市。芝加哥的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范例,那就是,只有将自然融入城市发展,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