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多个领域掀起了变革浪潮,教育测评尤其成为关注的焦点。高考数学,这一被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视为难度极高的学科,成为检验AI真实实力的试金石。2025年高考刚结束,众多国产AI大模型纷纷登场,展开对高考数学试卷的挑战。这不仅映射出国产AI的技术水平提升,也体现了教育与AI深度融合的未来趋势。

国产AI在高考数学试卷上的表现尤为抢眼。以“夸克”、“豆包”和“元宝”为代表的国产模型展现了卓越的解题能力。媒体数据显示,“夸克”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正确率高达93%,在众多竞品中居首,同时在解答题部分得分稳定在145-146分的高位,领先群雄。紧随其后的“豆包”和“元宝”正确率亦保持在85%至89%之间,三者形成了国内高考数学AI的“三足鼎立”格局。更令人瞩目的是,作为文科考试代表的“元宝”取得了667.5分的高分,按照2024年辽宁省的录取线,这一分数足以冲击“清北”等顶尖高校录取标准,体现了国产AI在回归实际应用层面上的强大竞争力。相比之下,国外知名的OpenAI ChatGPT数学专项正确率仅有70%左右,成绩明显落后,强烈凸显出国产AI模型在专门领域实战中的快速成长与技术突破。

AI解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多模态技术和推理逻辑的进步。本次高考数学测试不仅覆盖基础选择与填空题,更涵盖了复杂的解答题以及带有图像信息的问题。以“夸克”和“豆包”为例,在解答题部分能够模拟高校考生的思考与推理过程,完成一道题的平均耗时6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4分钟,反映出AI系统在逻辑链条梳理及步骤展示方面的质的飞跃。此外,DeepSeek、Qwen等多款国产AI模型虽在图像题目环节遇到挑战,但整体解题效果持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强化学习和思维链技术的最新推理模型,如杨植麟团队打造的k0-math,更是在连贯性和解题准确率上超越了OpenAI的o1系列,使AI在面对复杂且层层递进的高考难题时,更加接近人类考生的认知与表达水平,甚至在质量与效率上逼近,乃至部分超越人类表现。

国产AI生态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产品化进展也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以腾讯“元宝”、字节跳动“豆包”及“夸克”为代表的三大品牌形成了市场上的三足鼎立。以腾讯元宝为例,借助“技术外挂+超级入口”策略突围,微信平台新增元宝下载入口,使得亿级月活用户触达成为可能,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行业巨头对于教育AI领域的重视也体现在巨额的市场推广资金投入上,元宝、Kimi和豆包三方合计投放数亿元人民币广告,体现出资本市场对AI教育工具爆发潜力的认可。同时,面对高考公平性的社会关注,上述APP在考试期间集体暂停了图片识别功能,表现出对诚信考试环境的负责态度。随着技术和生态的成熟,AI不再只是单一的解题工具,而是集成流量入口与智能助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正逐步融入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日常,助力提高整体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孕育出教育AI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回顾整体态势,国产AI在2025年高考数学实战中不仅表现优异,且凭借精准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技巧,构筑了领先优势。与之相比,国外同类产品则显得相对滞后,彰显了国产技术的独特成长势头。展望未来,随着多模态学习、强化学习、思维链推理等新技术不断发展迭代,AI在教育测评乃至高等学术入口考试中的辅助角色将更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化和个性化发展,还将开启AI深度融入教育生态的新篇章。国产AI大模型在这场高考数学的“真刀实枪”考验中挥洒自如,预示着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路径上的巨大潜能与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