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产业格局,其中以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尤为引人注目。在中国,诸如智谱AI和智在无界等科技创业公司凭借扎实的研发基础和资本支持,成为这一波技术创新浪潮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与实体机器人结合的技术进步,也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积极响应。这种技术与资本的紧密联动,正促使中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快速推进,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复杂的行业挑战。

以智谱AI为代表的企业,依托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的科研实力,迅速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的青睐。以北京智在无界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其近期完成了数千万元的融资,由联想之星领投,这不仅体现了资本对人形机器人和大模型技术前景的认可,也促进了多方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智谱AI则通过多轮累计数十亿元的融资,不断拓展其大模型开发和人形机器人产品线,已于2025年启动上市辅导程序,标志着从创业阶段向成熟资本市场迈进。百度、腾讯、联想等行业巨头和领先创投机构的积极投资,说明智能具身机器人被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构建。

核心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则是推动智能机器人成长的关键动力。智谱AI开发的Genie Operator-1(GO-1)具身基座大模型,采用了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实现多模态数据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覆盖视觉、语言,还包括空间动作等多维信息,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感知、理解和自主决策能力。相较于传统只处理文字或图像的单一模态模型,这类大模型能够使机器人更好地适应工业制造、智慧安防和服务机器人等多个应用场景,降低实际运用中的技术门槛与成本。由此,智能机器人步入实用化的加速期,带来行业整体升级的潜力。

然而,技术光环背后,人形机器人行业仍面临不少不确定性和挑战。尽管融资热潮令人振奋,但市场规模与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型,不少投资者持观望态度。2025年初,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公开表达了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不看好,认为其难以满足资本投资的高回报标准。这种意见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也反映出当前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部分创业者及投资方坚信大模型与算力技术深度融合的人形机器人将重塑未来,引领产业迈向智能具身交互的新时代。智谱AI等公司通过构建算力平台和研发专用AI芯片,力图实现从单一技术突破到综合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推动产业链各环节高效协同,增强整体竞争力。

这场以算力、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产业竞赛,既体现了中国AI领域的创新活力,也揭示出行业在商业化路径上的复杂矛盾。未来的成败,或将在于企业能否突破技术瓶颈,创新商业模式,并建立起完善的生态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应用。随着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不断互动,智能具身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安防乃至家庭服务等领域的落地与普及料将提速。

总的来看,中国以智谱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先锋力量。多轮融资和即将上市的动作,既彰显行业对未来前景的信心,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技术层面,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使机器人具备了更强的感知和执行能力,推动智能机器人进入具身智能的新纪元。市场层面,尽管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在摸索阶段,但其潜在价值和未来可能性已被广泛认可。随着生态圈的完善和技术的不断突破,这一领域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产业新的增长极,塑造未来科技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