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领域的迅猛发展,科技不仅促使传统产业焕发新机,也在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集聚亚洲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ISTIF)首次在香港举办,意义深远,彰显了香港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独特地位。

此次论坛以“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位科技专家、学者及政经领导人,聚焦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及区域协同发展。选择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作为举办地点,体现了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与科技创新枢纽上的双重优势。香港特区政府与博鳌亚洲论坛的合办不仅展示了港府支持创新科技的坚定决心,也凸显了该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广泛的亚洲区域科技合作中的桥梁角色。

香港作为人才和资本高度集聚的国际都市,吸引了来自内地及全球的创新资源和机构,促进了先进技术的跨境传播与融合。论坛期间,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绿色科技、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如何嵌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内外联动、双向开放。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在应对不确定性与挑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论坛强调,创新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涉及制度设计、数据流通及治理创新等多个层面。针对科技驱动经济转型,论坛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亚洲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博鳌论坛特别关注提升区域内城市的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一开放的创新平台,多城市形成集聚效应,助力打造竞争力强大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这不仅能促进科研项目的跨境协作,还能加速成果转化,提升整体创新效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论坛强调,科研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价值的关键环节。搭建连接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多层次合作平台,推进产学研融合,推动技术落地实际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加强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加快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流程,形成健康的创新生态循环。

探索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绿色科技创新成为不可忽视的重点。论坛汇聚各方力量,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明确技术创新在建设低碳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通过科技驱动绿色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也为亚洲乃至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展现了科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广阔前景。

作为一个国际化程度高、制度环境独特的城市,香港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人才、市场及制度等多维度支撑。论坛期间,专家呼吁加强区域政策协调,推动科技成果的全球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实现共赢局面。与此同时,论坛与中国文化节、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多项活动同步举办,增强了科技与文化、贸易等领域的融合,为创新合作注入更多元动力。

综合来看,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次选择香港举办,既凸显了香港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地位,也为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科技合作树立了新典范。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通过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区域协作与国际交流,能够有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潜能有望持续释放,推动区域乃至全球走向更加繁荣、稳定与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