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控制系统成为企业竞逐的核心战场。美国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公司Figure(以下简称Figure)在这一领域展现了强劲的创新势头,近期完成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组织重组,将涉及硬件开发、软件系统和嵌入式开发的三个核心技术团队合并成一个统一的AI小组——Helix。这不仅表明了Figure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其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道路上的战略调整,旨在通过强化AI研发能力推动行业的发展。

技术整合与组织重构的深远意义

Figure此次整合的三大技术团队代表了人形机器人性能提升的关键领域。过去,这三个团队各自为政,虽然分别在硬件、软件和嵌入式系统上取得专业进展,但跨团队协作的障碍制约了技术整合和创新速度。将这些团队融合为以核心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Felix为基础的Helix小组,打破了以往的部门壁垒,实现了研发资源和技术力量的深度协同。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Brett Adcock称,这次重组的目标是“让Figure成为一家彻底的AI公司”, 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自主执行任务能力。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一体化,Helix团队能够快速响应技术挑战,更有效地推动机器人智能控制的创新。

Helix模型:机器人智能控制的通用平台

Helix作为Figure自主研发的通用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前沿。它实现了从多模态视觉输入与自然语言指令到机器人具体动作的端到端映射,极大简化了机器人对每一具体物体或任务需单独预训练编程的繁琐过程。搭载Helix模型的机器人具备理解复杂语言指令、感知动态环境并灵活应变的能力,这使得机器人能够“秒懂”人类意图,适应多变环境,从而在家庭、工业、仓储等多种应用场景中体现出高度实用性和人机交互的自然流畅感。Helix的通用性提升了技术复用率和开发效率,为未来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主研发与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此次技术整合还伴随着Figure战略上的重要转型。此前,Figure曾与OpenAI合作开发AI技术,但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升级,公司在今年初宣布终止合作,转而集中资源打造自主的Helix模型及配套技术。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技术自主可控性,也显著增强了Figure在资本市场和产业链中的竞争力。目前,公司估值已达到369亿美元,反映出投资者对其技术前景和商业化潜力的高度认可。Helix模型支持多机器人共用“同一大脑”,能够实现机器人间协作作业,为智能家居、仓储物流等产业场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这种聚焦通用智能控制的团队结构,推动Figure迅速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市场产品,加快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步伐。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日益成熟,Helix及其背后的AI技术体系将为人机协作和机器人自主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开启智能机器人进入更多日常生活与产业应用的新篇章。Figure通过构建统一的AI研发团队,强化其核心竞争力,积极引领全球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导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综上所述,Figure通过组建Helix AI小组,有效整合硬件、软件及嵌入式技术团队,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和技术创新速度。Helix模型作为其自主开发的通用视觉—语言—动作控制平台,使机器人实现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智能操作,推动了机器人从实验室向市场的快速转型。自主研发战略的实施增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信心,赋能机器人在多样化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未来,依托持续的技术突破和组织优化,Figure将在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中发挥更加关键的推动作用,引领行业迈向全面智能化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