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对科学研究资金的削减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尤其是在医学生物科研领域,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机构,其拨款变动直接影响着数以千计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转。2025年,针对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医疗和公共卫生研究资金的举措,马萨诸塞州总检察长安德里亚·J·坎贝尔联合二十多个民主党籍州检察长共同发起了跨州诉讼,意在遏制这一削减政策,保障科研资金的稳定流转。这一事件不仅暴露出联邦政府与科研界之间深刻的政策分歧,也激起了社会各界对科研资金保障机制的再度审视。

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初宣布大幅缩减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拨款,尤其是对间接费用(indirect costs)的限制引发了争议。间接费用涵盖了科研设施维护、仪器设备运行与行政管理等非直接项目的基本支出,是科学研究活动不可或缺的支撑。政府采取单方面大幅限缩该费用报销的做法,打断了正常的拨款审批流程,直接威胁到科研项目的资金链稳定。众多顶尖高校和医学研究机构因此面临资金短缺,迫使研究团队停滞甚至缩减项目规模,严重阻碍医疗创新和公共健康事业的发展。坎贝尔检察长和其他州政府认为,政府此举缺乏合法程序和透明度,不仅损害了科研生态,也威胁国家的公共利益,因此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制止这些不合理的资金削减。

这场诉讼还折射出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在科研政策上的矛盾与权力博弈。此次诉讼的联署方包括马萨诸塞、纽约、康涅狄格和明尼苏达等拥有强大科研基础和公共卫生体系的民主党州份。它们强调,联邦政府的拨款减少实际上削弱了各州在科研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公共健康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科研经费不仅支持科研项目本身,还关联高等教育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健康安全,因而州政府呼吁联邦政策需要更全面地权衡多方利益和长远影响。多个州共同通过法律手段对抗行政权力的收缩,展示了他们利用司法体系维护地方利益、对行政决策进行监督和平衡的政治策略。

此外,削减科研资金对美国的科学研究生态和创新能力造成了深远影响。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金支持涵盖了基础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新药研发以及疾病预防等多个关键环节。资金不足和拨款审批延期,导致实验推迟、项目范围受限、科研人员流失,甚至影响科研人才的多样性项目支持。多年来,美国科学界在促进STEM领域的多元包容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而资金削减则直接威胁这一生态系统的稳定。医疗科研的削弱不仅是学术损失,更关系到公共健康安全与国家抗风险能力,尤其在面对疫情暴发等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时,科研资金的充足性显得尤为重要。任何经费断档都可能延缓新疗法的开发和疾病控制策略的创新,减弱美国科技及公共卫生的国际竞争力。

综合来看,马萨诸塞州总检察长安德里亚·J·坎贝尔带领多州政府对联邦政府科研资金削减政策的法律挑战,揭示了行政举措与科研界及地方政府利益之间的尖锐矛盾。政府以行政手段单方面削减国家卫生研究院拨款,特别是限制间接费用的做法,不仅影响科研机构正常运营,还对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长期发展构成威胁。各州诉讼行动意在维护联邦拨款程序的法治公正,保障科研项目的连续性与公共健康事业的发展,体现了科研资金应保持稳定投入以保障国家竞争力的共识。此事件也提醒人们,科学研究资金的分配不仅是财政预算的变化,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与人民福祉的战略考量。如何在联邦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之间构建合理的资金支持机制,将成为保障美国持续领先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