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创新应用,推动了各行各业迈向智能化升级。在能源行业这一国民经济关键支柱领域,这一趋势同样引发深刻变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作为国内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敏锐把握人工智能浪潮,将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业务发展,助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2025年5月28日,中国石油正式发布具备3000亿参数的“昆仑大模型”,这一技术成果不仅突显其人工智能研发能力的大幅提升,也为油气产业链智能化赋能注入强劲动力。

从技术迭代到多场景应用的跳跃

昆仑大模型的发布,是中国石油持续技术积累和创新的集中体现。自2024年8月首次完成该模型备案,成为能源化工行业内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至2024年11月发布700亿参数版本,再到如今的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的性能和规模实现了质的飞跃。模型的参数不仅扩展至语言、视觉以及多模态领域,语言模型参数由700亿激增至3000亿,视觉模型参数达到44亿,多模态模型参数更达800亿。这些飞跃增强了模型的多维理解与生成能力,大幅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中国石油构建了覆盖全行业的人工智能中台和算力中心,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基础设施保障,确保模型训练与快速应用的高效开展。技术布局的前瞻性使昆仑大模型不仅是规格上的升级,更是智能化能力的全面提升。

全面赋能油气全产业链,深化“人工智能+”实践

昆仑大模型已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装备制造及销售等多环节深入应用,显著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和效益。在油气勘探领域,利用智能化全波形反演,大幅提高地震波求解效率,实现正反演流程超10倍增效,有效提升了油气资源勘探的精准度与开发速度。炼油化工方面,昆仑大模型助力优化炼制工艺流程,提升产能及产品质量,同时促进能耗降低和减排,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与设备维护环节亦受益匪浅,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增效,助力生产工艺及设备智能升级。中国石油围绕26条业务线和119个业务领域,形成“十域百景千应用”的全景智能生态,涵盖百余个实际工业应用场景,并实现全线投产,展示了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的能力。

战略布局引领数智石油新时代

中国石油将“数智石油”纳入总体发展战略,强化“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稳步推进智能转型升级。昆仑大模型不仅是技术创新成果,更是实现“数智中国石油”战略规划落地的关键支柱。作为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中国石油积极践行“人工智能+”国家行动,稳固国家能源安全“国家队”地位,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该战略融汇了对先进技术的深刻洞察和对行业变革趋势的敏锐把控,指引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全球能源环境中不断前行。

技术赋能驱动绿色低碳转型

昆仑大模型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中国石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并且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典范。其深入融入油气勘探开发、炼化生产、装备制造等关键环节,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链优化,还助力实现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发展目标。通过智能化手段,企业能够更精准地调度资源、监控生产过程,降低污染排放,提升环保水平。此举顺应全球绿色能源和碳中和趋势,为能源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未来展望

借助昆仑大模型强大的智能能力,中国石油将持续聚焦能源化工行业特性和发展需求,深化“AI+油气”、“AI+炼化”、 “AI+制造”等业务场景应用。通过不断完善模型技术和扩大应用范围,中国石油有望引领能源产业的深度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的国家能源体系。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行业应用的拓展,中国石油将在能源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推动能源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总体来看,昆仑大模型作为中国石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凝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雄厚实力和对行业未来的深刻洞见。依托这一智能基石,中国石油正加速能源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强化智能赋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未来,昆仑大模型的不断完善与广泛应用,有望开启能源行业智能化的新篇章,谱写高科技驱动能源革命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