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在大模型领域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视频生成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变革。随着越来越多高性能AI模型的出现,视频内容创作的门槛被不断降低,市场竞争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全球最大的AI模型整合平台,Poe发布的2025年春季人工智能模型使用趋势报告揭示了行业最新动态,尤其凸显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快手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的快速崛起及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从2024年初到2025年春季,行业中诸多模型的使用情况经历了显著调整。榜单上的老牌选手DeepSeek-R1在经历了2月的使用高峰后,使用率下降了约50%。尽管其在推理模型类别中仍处于领先位置,但市场偏好已明显向性能更优、功能更丰富的新一代模型转移。相比之下,快手推出的可灵大模型则凭借出色的表现迅速占领了市场,拥有约30%的份额,尤其是其最新的2.0版本,在上线三周内便占据了平台所有视频生成模型使用率的21%。这一成绩不仅反映出用户对模型生成质量和效果的高度认同,也彰显了快手团队在视频生成技术和模型架构方面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

快手可灵的技术优势为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模型结合了多年视频技术积累,采用了类似Sora的动态图像变换(DiT)技术路线,并融合了自主研发的3D时空联合注意力机制。这使得该模型能够生成高质量且高清晰度的视频内容。尤其是在2.0版本中,动态视频的质量和语义响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在画面美学和物理模拟方面实现了创新,更支持用户通过调整相机镜头控制等多维度参数,提高了创作的自由度和可控性。正是这些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得快手可灵不仅在中国市场成绩斐然,同时也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成为视频生成大模型领域的重要标杆。

市场表现方面,快手可灵同样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据统计,2025年1月其网页端访问量达到1804万,环比增长近45%,累计开通用户超过30万。这种用户规模和访问量的迅速增长,表明快手可灵具有极高的用户吸引力和广泛的应用潜力。行业分析认为,快手可灵持续升级的能力和丰富完整的功能体系,使其在广告创作、内容生成等多领域具备显著的商业价值。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创作成本;另一方面,极大释放了创作空间,有望推动AI视频生成生态系统的全面升级和多元发展。

尽管快手可灵表现优异,全球视频生成领域竞争依旧激烈。美国Runway公司不久前发布了Gen-4 Turbo模型,凭借“生成10秒高质量视频仅需30秒”的高速效率刷新了行业性能标准。谷歌推出的Veo-2模型,依托高速增长的使用量,也在不断蚕食市场份额。中国其他国产模型如“即梦”等,虽在部分技术指标上尚有提升空间,但整体实力不容小觑,正稳步推动中国在全球AI视频生成领域的地位提升。这一局面显示出全球技术竞争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行业创新与迭代频繁,推动视频生成技术快速向前发展。

综观Poe平台2025年春季的报告,全景式展示了大模型驱动下的视频生成行业格局与演变。快手可灵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推广诀窍,迅速成长为行业领跑者,彰显了中国AI视频生成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DeepSeek等早期开拓者使用率的下降,则提醒业界持续关注技术迭代和用户体验的双重提升。在未来,随着模型性能不断优化、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以及用户需求进一步深化,视频生成AI必将成为内容创作与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引擎,推动整个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