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文旅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旅游模式逐渐向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转变,而如何通过技术与人文的结合增强游客的情感共鸣,成为行业探索的重要方向。福建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地方特色,正积极拥抱这一趋势,试图在数字时代找到文旅共情的新密码。

人文叙事的核心地位

文旅产业的本质是人与文化的连接,而人文叙事是这种连接的核心纽带。福建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遗产,为文旅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单纯的展示已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如何通过故事化的表达传递文化内涵成为关键。例如,福建土楼不仅是建筑奇观,更是客家人迁徙历史的见证。通过挖掘土楼背后的家族故事、生活智慧,游客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文化价值。
数字技术为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AI驱动的虚拟导游可以模拟历史人物,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文化故事;短视频平台则成为传播地方特色的高效渠道,比如通过15秒的短视频展现闽南戏曲的独特魅力,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

数字技术赋能沉浸式体验

VR/AR、AI、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游客的体验方式。福建文旅行业已尝试通过数字展馆、互动式非遗展示等手段,打造虚实结合的文旅场景。例如,在福州三坊七巷,游客可以通过AR技术“穿越”到明清时期,亲眼目睹历史街区的繁华景象;在泉州,数字化的非遗展示让游客亲手体验德化陶瓷的制作过程,增强参与感。
此外,个性化推荐系统基于游客的兴趣和行为数据,为其定制专属的旅行路线。比如,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会收到更多博物馆和古迹的推荐,而美食爱好者则会发现隐藏的街头小吃地图。这种精准匹配不仅提升了游客满意度,也延长了停留时间,带动了二次消费。

创新实践与未来趋势

福建文旅行业在数字技术应用上已取得不少成果。“云游福建”项目通过直播、VR全景等技术,让游客足不出户即可领略福建风光;而“福文化”IP的开发,则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消费产品,如文创周边、数字藏品等。社交媒体也成为重要阵地,抖音、小红书上的福建文旅内容通过算法推荐触达海量用户,形成裂变式传播。
未来,文旅行业将进一步探索跨界融合。例如,“文旅+电竞”模式可以吸引年轻群体,通过游戏场景植入福建文化元素;“文旅+影视”则借助热门影视剧的流量,带动取景地的旅游热潮。然而,专家也提醒,技术只是工具,文化深度才是灵魂。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体验流于表面,因此需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找到平衡。
数字时代的文旅共情密码,在于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福建的实践表明,通过人文叙事传递文化价值,再以数字技术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性,能够有效提升游客的情感连接。未来,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创意的涌现,文旅行业将迎来更多可能性,但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让每一次旅行成为有温度的文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