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方学术研究共同体的成立与未来展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即“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2025年4月26日,由天津大学牵头组建的“全球南方”学术研究共同体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正式成立。这一倡议旨在通过跨国界、跨学科的学术合作,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研究创新,同时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该共同体的成立不仅是中国高校在全球治理领域的积极尝试,也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与运行机制
“全球南方”学术研究共同体以“自愿、平等、开放、包容、协作、行动”为核心理念,强调学术合作的公平性与实践性。其运行机制围绕六大维度展开:
这一运行机制不仅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系统性,也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合作的广泛参与与支持
共同体的成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埃塞俄比亚、巴巴多斯等国的驻华使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以及联合国前官员等中外嘉宾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对该平台的价值表示认可。中国教育部也对这一倡议寄予厚望,期待其成为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的关键纽带。
此外,共同体还计划与更多国际组织、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数智教育领域的合作,以及与非洲联盟(AU)在能源经济研究方面的协同。这种多边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整合全球资源,也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共同体的目标与未来展望
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在成立大会上强调,共同体将致力于推动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助力构建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这一目标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DGs)高度契合,尤其是在消除贫困、促进清洁能源、保障教育公平等领域。
未来,共同体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结语
“全球南方”学术研究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的主动作为,也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学术支撑。通过跨国界、跨学科的协作,该平台有望成为推动全球公平治理、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更多国际合作伙伴的加入,共同体将在能源转型、教育创新、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实践方案。
发表评论